什么是企业的安全?
多年来一直没有事故发生
不可接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
基本达到法律法规要求
安全管理的特点
1.范围相对较小,人员相对较少,不容易形成安全死角。
2.车间、班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时时刻刻会遇到安全问题,绝大多数问题需要靠自己开动脑筋,采取措施加以解决。
3.车间、班组开展安全活动,召集容易、时间段、次数多,面对显示、针对性强、印象深刻,这有利于唤起职工的注意力,以便迅速解决问题。
分清主次,突出重点,内容明确,具有可操作性;对安全目标的实施结果应进行评比、考核,确定奖惩办法,激励职工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,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。
2.参与管理——方式
控制型
授权型
全方位参与。
3.制度管理
制度管理是把安全工作的任务、各项管理、基础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,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。
制度是企业内部工作的法律,制度要有权威性,制度管理要有严肃性,奖惩分明,确保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。
1.安全教育与训练
2.安全目标管理
班组制定安全管理目标,应注意把握以下细节:
①企业年度安全管理总目标是制定班组安全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;
②确定的安全管理目标要切合实际;
③在班组安全目标的基础上,班组成员应制定出自己的年度安全目标和措施;
④各班组及各班组成员的安全目标、措施,要因组而异,因人而异,制定时不应相互抄袭,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。
要保证目标的实现,应抓好以下工作:
①解决“人、物、环境”三者之间存在的问题;
②要把做好每一项工作都与实现年度安全管理目标联系起来;
③搞好目标成果的评估,定期检查实现目标的情况,总结经验,超出不足,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;
④把安全管理目标的执行情况与奖惩挂钩。
3.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台账。
4.安全工器具、防护用品用具管理
5.事故调查分析上报
6.班组日常安全工作的内容
①班前会和班后会
班前会
班前会是班组长根据当天的工作任务,联系本班组的人员、物力和现场条件、工作环境等,在工作前召开的班组会。
特点:时间短、内容集中、针对性强。
在班前会上要突出“三交”(交任务、交安全、交措施)和“三查”(查工作着装、查精神状态、查个人安全用具),并根据当天生产任务的特点、设备运行状况、作业环境等,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注意事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