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四大车安全措施
(1)推焦车、拦焦车、装煤车、熄焦车、开车前,必须发出声响信号,行车时严禁上、下车,除行走外,各单元宜按程序启动操作。
(2)推焦车、拦焦车、熄煤车,应有通话、信号联系和连锁。
(3)推焦车、装煤车和熄焦车,应设压缩空气压力超限时空压机自动停转的联锁,司机室内,应设有风压表及风压极限声光信号。
2.余煤提升机安全措施
(1)单斗余煤提升机应有上升极限位置报警信号,限位开关及切断电源的超限保护装置。
(2)单斗余煤提升机下部应设单斗悬吊装置,地坑的门开启时,提升机应自动断电。
(3)单斗余煤提升机的单斗停电时,应能自动锁住。
3.炉门修理站安全措施
(1)炉门修理站旋转架上部应有防止倒状的锁紧装置或自动插销,下部应有防止自行旋转的插销。
(2)炉门修理站旋转架上的升降开关应与旋转架的位置联锁,并能点动控制,旋转架上升限位开关必须准确可靠。
(二)预防焦炉坠落事故
1.装煤车坠落的防范措施
(1)在炉端台与炉体上磨电轨道设分断开关割开,平时端台磨电道不送电,煤车行至端台,因无电源而自动停车,从而避免坠落事故,也便于煤车在炉端台停电检修,分断开关送电后,仍可返回炉顶。
(2)设置行程限位装置。
(3)煤车抢刹制动装置要保证有效好使,无抱刹装置的煤车要调节好专行电机的电磁抱闸,保证停电后及时停车。
(4)安全挡一定要牢固可靠。
2.防止人、物坠落伤害事故的措施
(1)焦炉炉顶表面平整,纵拉条不得突出表面。
(2)设置防护栏。单斗余煤提升机正面(面对单斗)的栏杆,不得低于1.8m,栅距不得大于0.2m;粉焦沉淀池周围应设防护栏杆,水沟应有盖板,敞开式的胶带通廊两侧,应设防止焦炭掉下的围挡。
(3)凡机焦两侧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,防止落物砸伤。
(4)禁止从炉顶、炉台往炉底扔东西,如有必要时炉底应设专人监护,在扔物范围内禁止任何人停留或通行。
(三)预防焦炉烧、烫伤害事故
(1)不断改进防护用品款式质量,做到上班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。
(2)推广高压氨水无烟装煤新工艺,为防止烧烫伤事故提供工艺技术保证。
(3)焦炉应采用水封式上升管盖,隔热炉盖等措施。
(4)清除装煤孔的石墨时,不得打开机焦两侧的炉门,防止装煤孔冒火引起烧烫伤害。
(5)清扫上升管石墨时,应将压缩空气吹入上升管内压火,防止清扫中被火烧伤。
(6)打开燃烧室测温孔盖时,应侧身、侧脸、防止打压喷火局部烧伤。
(7)所有此类操作都必须站在上风侧进行。
(8)禁止在距打开上升管盖的炭化室5m以内清扫集气管。
(四)预防煤气事故
(1)焦炉机侧,焦侧操作平台,应设灭火风管。
(2)集气管的放散管应高出走台5米以上,开闭应能在集气管走台进行。
(3)地下室,烟道走廊,交换机室,预热器室和室内煤气主管周围,严禁吸烟。
(4)地下室应加强通风,其两端应有安全出口。
(5)地下室煤气分配管的净空高度不宜小于1.8米。
(6)地下室煤气管道的冷凝液排放旋塞,不得采用铜质的。
(7)地下室煤气管道末端设有自动放散装置,放散管的根部设清水孔。
(8)地下室煤气管道末端设防爆装置。
(9)烟道走廊和地下室,应设换向前30秒和换向过程的音响报警装置。
(10)用一氧化碳含量高的煤气加热焦炉时,若需在地下室工作,应定期对煤气浓度进行监测。
(11)要定期组织煤气设备管道阀门的维修,消除设备缺陷,禁止在烟道走廊和地下室带煤气抽、堵盲板。
(12)交换机室或仪表室不应设在烟道上,用高炉或发生炉煤气加热焦炉、交换机应配备隔离式防毒面具。
(13)煤气调节蝶阀和烟道调节翻板,应设有防止其完全关死的装置。
(14)交换开闭器调节翻板应有安全孔,保证蓄热室封墙和交换开闭器内任何点的吸力均不低于5pa。
(15)高炉煤气因低压而停止使用后,在重新使用之前,必须把充压的焦炉煤气全部放散掉。
(五)预防触电事故
(1)滑线高度不宜小于3.5m,低于3.5m的,其下部应设防护网,防护网应良好接地。
(2)烟道走廊外设有电气滑线时,烟道走廊窗户应用铁丝网防护。
(3)车辆上电磁站的人行道净宽不得小于0.8m,裸露导体布置于人行道上部且离地面高度小于2.2m时,其下部应有隔板,隔板离地应不小于1.9m。
(4)推焦装煤车、拦焦车、熄焦车司机室内,应铺设绝缘板。
(5)电气设备特别是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和电线的金属护管,应有接零线或接地保护以及漏电保护器。
(6)电动车辆的轨道应重复接地,轨道接头应用跨条连接。
(7)抓好焦炉电气设备检修中的安全,不论检修或抢修都必须可靠地切断电源,并挂上“有人作业”、“禁止合闸”的警示牌,要认真测电确认三相无电,并做临时短路接地后,方可开始作业,带电作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,电气检修电工担任,禁止操作工司机处理电气事故障,并应坚持使用绝缘防护用品和工具。